首页

踩踏之家0元免费专区

时间:2025-05-22 19:57:53 作者:时政微调查丨雕刻·时光 浏览量:50944

  中新网陕西榆林2月23日电(党田野 王丽莎)“从温暖的南方来到寒冷的陕北,为榆林民众和游客表演英歌舞,当地民众高涨的热情,给我们很大的鼓励。”在陕西省榆林市参加全国秧歌展演的陈家辉23日接受采访时表示。

图为展演现场。党田野 摄

  据了解,举办全国秧歌展演是榆林“古城过大年”重点系列活动之一,陕北民歌、陕北道情、榆林小曲等众多非遗代表性项目逐一登场、精彩亮相,营造了浓厚的传统节日氛围,榆林古城也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魅力,成为市民和游客的打卡热地。

  陈家辉介绍,英歌舞取材于《水浒传》大闹大名府勇救卢俊义的故事,在广东非常流行。他扮演的是队伍中的灵魂人物“时迁”,将通过灵活的走位,带领队伍穿过重重险阻。

  榆林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、局长高小峰介绍,全国秧歌展演邀请广东、陕西等10个省区的35支秧歌队近3000人参加,正月初四至正月十五期间在榆林古城展演,26项国家级非遗、5项省级非遗同台竞演。

  全国秧歌展演总导演张胜宝表示,本次演出,参赛队伍多,表演路程长,但大家不仅演出了秧歌队的精气神,也演出了各地秧歌的艺术特色,展现了秧歌艺术的独特性和唯一性。

图为展演现场。党田野 摄

  陕西榆林历史悠久,文化底蕴深厚,不仅有五千年的仰韶文化、四千年的龙山文化、三千年的边塞文化,还有丰富的红色文化。截至目前,榆林市共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2项、省级66项、市级211项、县级565项,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5名、省级84名、市级420名、县级1114名。

  近年来,榆林通过“非遗+节庆”“非遗+旅游”“非遗+乡村振兴”“非遗+品牌”等不断强化非遗活态传承,非遗保护工作取得明显成效。打造的“陕北榆林过大年”文化旅游品牌节庆活动,充分展现了榆林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瑰丽多姿的非遗魅力,让“年味儿”更加浓郁。

  “欢迎全国各地的人都来我们陕北过大年,看我们的陕北秧歌。也希望陕北秧歌能做强做大,走向全国,走出国门。”陕北民间舞研究专家燕小军表示。

  据悉,今年春节假期,榆林市累计接待游客255万人次,同比增长211.33%;实现旅游收入12.78亿元,同比增长141.97%。

  榆林“古城过大年”活动由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中共榆林市委、榆林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,包括启动仪式、全国秧歌展演、冒铰媳妇剪纸大赛、回村过年——窗花剪纸打扮美丽乡村等4大板块200余项活动内容。(完)

【编辑:田博群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中共中央新闻发布会丨确保各方面改革举措配套衔接 重点抓好三方面落实

据悉,该公司带来了编程工程师、成本会计、电工学徒等7个岗位,月薪最高达1.5万元。“核心技术在自己手里,应聘者更能看到企业的硬实力。”刘勇说。

原山西日报报业集团党委委员、副社长冯爱民被逮捕

“对于目前的市场和营商环境,我们会一如既往地坚定信心,加大发展力度。”格美集团董事长徐曙光说,结合格美集团在酒店、文旅行业、消费科技方面的实践,建议政府推动上海重点商圈、景区、酒店、休闲街区等建立更多受理移动支付、银行卡、现金等所需的软硬件设施,优化境外游客的支付服务。

第八届中国职工足球联赛在滇闭幕 96场比赛上演565个进球

近日,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绿野欢乐谷的樱花连片绽放。从空中俯瞰,漫山遍野的樱花蔓延成一片粉色花海,美不胜收,吸引了众多市民踏青赏花。

财政部:发挥政府债券牵引作用,带动有效投资扩大国内需求

按照建设目标,新型集体林场将严格保护和科学经营森林资源,通过持续开展森林近自然经营、生物多样性保护和重要物种栖息地恢复等工作,构建健康、稳定、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,同时依托绿色空间和绿色资源,科学发展林下经济,带动当地农民就业。

今年前两月北京地区进出口总值5794.4亿元

有一种春天,叫油菜花开。4月16日,河北省衡水市安平县7万余亩油菜花开正浓。近年,安平依托油菜花经济,大力发展“农业+旅游+商业”的融合发展模式,形成以油菜花观赏、油菜籽榨油、油菜叶制作脱水蔬菜的产业链,油菜花系列的蜂蜜、茶、菜籽油等产品逐渐发展成安平特色优势产业,年产值超900万元,产品远销20多个城市,带动全县近千人就业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